-
版权所有:山西省365bet足球游戏_beat365有多少个入口_bst365大陆投注
承办:山西省水利发展中心
网站标识码:1400000039晋ICP备12000773号
-
山西水利微信
国务院大督查
山西扶贫微信
史料中关于本省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记述最早可追溯至史前三皇五帝时期。《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台骀治汾,肇始太原”,《尚书·禹贡·冀州章》和《史记·夏本记》记载大禹治水“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自史前至民国初年,史料中可见本省境内水事记录近百项,以引泉、引河灌溉为主,且以民间兴办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占据主导地位,城市防洪、城市水利、凿井取水兼而有之。古代本省水利最先起源于汾河中下游地区与涑水河流域,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移,渐次向中部腹地转移,尔后向北部滹沱河、桑干河盆地推进,建设兴盛于两汉、隋唐、明清,衰落于三国两晋和五代十国,先秦与宋金元时期平稳发展,时兴时衰,不断进步。
1. 古代防洪工程
1.1盐池防洪工程体系
河东盐池(今运城盐池)地处涑水河盆地中心,自古即是我国主要产盐基地,传说远在尧舜时代已开始采集天然结晶盐。
北魏正始二年(505年),都水校尉元清主持开凿了永丰渠,东起夏县王峪口,汇接白沙河后入安邑城北,接苦池水,西入伍姓湖,最后与涑水河汇合注入黄河,全长约65千米。它对排泄中条山北之洪水,即避免盐池“客水漫入,味淡而苦”发挥着重要作用。北周、北齐时,因泥沙淤积,无人问津而渐次湮废。隋大业年间(605~617年),都水监姚暹在永丰渠旧基上重新浚修,加髙土堰,以泄山洪、阻客水,保护盐池。这便是至今仍为盐池防洪体系主干的“姚暹渠”。据《解县志》载,姚暹渠“一泄客水入黄河,不致侵湮盐池;二沿路民堰(北堰)皆有水眼,可以灌田;三倘水大,尚能浮舟”,把导洪、护池、灌溉与航运多项功能融为一体。
姚暹渠自修建运行后,防洪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历代统治者与盐商对其管理浚修非常重视。据《解州全志》记述: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并州刺史薛万彻重加疏竣;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遣人考察,诏令浚修;明隆庆间(1567~1572年),御史郜永春曾对姚暹渠进行改道浚修。清代,该渠的岁修已成制度,规定南堰商修,北堰民修。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渠壅滞,知州韩桐力捐治,二十六年(1761年),渠水涨发,各商捐银四万两复加浚治。该渠不断清淤加固,大大减缓了边山洪水对盐池的威胁。
为阻止洪水浸入盐池,历代在盐池周围修筑了大量堤堰工程。北宋元符、崇宁年间(1098~1106年),观察使王仲先于盐池东、南、西3面修筑了白沙堰、七郎堰等11条堤堰。明成化十年(1474年),巡盐御史王臣沿池周围修筑禁墙2500余堵,计17422丈(合58千米),并在墙外挖堑,堑外又筑堰。
清道光三年(1823年),河东(今运城市境)修盐池马道护堤、李绰堰,疏浚姚暹渠、涑水河。至清代中期,盐池防洪堤堰已增至72堰。至今仍有踪迹可考可保护堤堰22条,现仍属盐池防洪工程系统(《山西水利?史志专辑》1986年第4期)。
1.2早期古城防洪工程
1.2.1 古城蒲州防洪工程
蒲州,古称蒲坂。唐宋金元皆为河中府治所在地,明清为州府治所。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在州城北一里筑石护堰,名五龙堰,东起滩角,西抵黄河,长400米,且用笼垒石,御防黄河决溢侵城。这是黄河小北干流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石堤防洪工程。唐开元年间(713~714年),为保护州城与蒲津浮桥在蒲州修筑石岸;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蒲津浮桥被黄河冲垮,桥头铁牛没于水中,官府率民沿河打桩,以砌石护岸;明初在蒲州建河堤,外树桩木,内填土石,堤岸坚固之;正德十四年(1519年),在蒲州城西门外筑石堤250丈,树松柏木桩7000余根,用钩心铁锭1万余斤,历时一年半建成;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石堤倾毁,守臣督民复修,后毁于地震;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河浸城南古鹤雀楼,城岌岌待倾,时郡守琚张公,募民急运石数万,下填湍激,逼水西旋,城免陷没”(明王崇古《重修黄河石堤记》)。万历八年(1580年),黄河冲涨泛滥,冲毁堤岸,守道王基呈文,由平阳府筹银2万余两,修筑石堤。堤长1319丈,高12尺,底宽4尺,顶宽2尺,迎水面以条石垒砌,铁铆相钩,固为一体,历4年竣工。之后两年,又重修石堤,将堤加长至1919丈,高12尺,底宽4尺,顶宽3尺。之后黄河水虽多次漫没石堤,但灾害损失大为减缓。
1.2.2 古城太原防洪工程
太原地处汾河中游,城区紧傍汾河兴筑。
宋天禧二年(1018年),并州知州陈尧佐因“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曾主持在汾河东岸“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又在堤外东侧引水潴成周五里的湖泊,堤旁湖畔植柳数万株,称堤为“柳堤”,湖为“柳溪”。
明洪武九年(1376年),太原城区汾河东岸修筑金刚堰,堰长二十里,堰高一丈二尺(约3.5米),顶宽一丈(约3米)(《山西水利回顾与展望》第一章)。此为古代汾河干流上第一道,也是最完整的防洪大堤,是古城太原汾河防洪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工程设施。
清嘉庆三年(1798年),太原阳曲县修复汾河堤堰,分设长、堤、永、固、汾、泽、安、澜八段丁坝,俗称“金刚八堰”。工程沿用至1950年代(1996年,《山西通志?水利志》)。
市区以北,在汾河上游上兰村至西沿河10余个村庄,曾在光绪以前修筑过部分河防工程。当地碑记中有光绪十八年(1892年)汾河水涨,冲毁堤堰,官府拨银2000两整修。从上兰村起:第一段称海子堰,长160米;第二段称崖龙湾堰,长180米;第三段亦称金刚堰,长360米;第四段称苗家堰,长1800米。第一段为干砌石护坡,其余均为土堰。前三段宽9米、高4米,第四段宽15米、高3米,四段合称兰村堤堰,总长2500米。在城北汾河上,乾隆、嘉庆年间还修筑有东流土堤、下兰石坝、郁利堤、石河堤、镇城沙堰等护村堤防。
1.2.3 城墙的防洪作用
城墙与护城河体系在古代山西城镇防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省现存城墙中,平遥城墙是全国罕见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池之一。
据史料记载,自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到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平遥城一带先后发生过14次较大洪水。由于城墙对洪水的阻拦,平遥城内在洪灾期间几无损失(《平遥县志》清光绪八年本)。
2. 古代农田灌溉工程
古代本省的农田灌溉工程,主要是引泉灌溉和引河灌溉。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自春秋到清末,历代共兴修水利工程389项。其中:汉代4项,隋唐35项,北宋25项,元代29项,明清两代共253项。在《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载的本省灌溉工程,仅太原、平阳(今临汾)两府44个县中,共有小型灌溉工程459处,其中:太原府12个县有211处,平阳府32个县有248处。
历代农田灌溉工程数量繁多,而且兴衰变化极大。从历史上看,一般引泉灌溉工程与汾河中下游支流的引河灌溉工程比较稳定,而且大部得以延续发展,至今仍在发挥着灌溉效益。
2.1先秦时期
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晋国卿大夫智伯瑶联合韩、魏攻赵于晋阳(今太原西南),筑坝拦截汾水支流晋水灌城。后人利用其坝渠灌溉农田,称其为智伯渠。这是史载本省最早的有坝取水工程,也是中国水利史上最早的有坝引水工程。智伯渠位于太原城西南25千米处悬瓮山下晋祠镇,水源引自晋祠泉水。智伯渠为古晋阳城主要供水来源。《水经注·晋水》载“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续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沼水分为二派,北渎即智式故渠也。昔在战国,襄子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没者三版,……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工程效益存续两千余年,今为晋祠灌区,仍然在用。
2.2 两汉时期
西汉元朔元年至四年(公元前128~前125年),“河东太守番系穿渠引汾,以灌皮氏(今山西河津)县”,其后河东守番系言:“槽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穿渠引汾灌皮氏,汾阴(今万荣县)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今永济蒲州)下,度可得五千顷……”(《史记·河渠志》与《水经注·汾水》)。工程后因引水口脱流摆动而失败,今遗迹不存。这是直接引黄河水灌溉的最早历史记载。
东汉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汉安帝刘佑下诏督促,“三辅(今关中)、河内(今豫北)、河东、上党、赵国(今冀南)、太原各郡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元初三年(公元116年)“春正月,甲戌,修理太原旧沟渠,溉灌官私田”。(《后汉书·本纪·孝安帝纪》)。
2.3 隋唐时期
据《太平寰宇记》载,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开(晋水)南河、中河,此前晋水只有北河(智伯渠);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引晋水灌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工程延续使用,即今晋祠灌区。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据明万历《绛州志·沟洫》载,临汾县令梁轨开渠十二条,灌田五百顷。工程延续使用,即今鼓水灌区。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洪洞县开南北霍渠,引霍泉水溉洪洞、赵城两县田数百顷(光绪版《山西通志·洪洞》、民国版《洪洞水利志补》)。工程延续使用,即今霍泉灌区。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文水县西北二十里开栅城渠,“民相率引文谷水(今文峪河),溉田数百顷”(《新唐书·地理志》)。古渠不存,今归于文峪河灌区。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太原井苦不可饮,“长史李积架引晋水(今晋祠泉)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新唐书·地理志》)。此为省境内首座跨河引水工程(即渡槽),今已废弃。
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文水县令戴谦开甘泉渠(县东北五十里)、荡河渠(县东北二十五里)、灵长渠(县东北二十里)及千亩渠等,引文谷水(今文峪河)灌田数千顷(《新唐书·地理志》)。工程延续使用至清末,现归文峪河灌区管理。
唐贞元初年(公元785~790年),绛州(今新绛、侯马)刺史韦武主持修渠引汾水,灌田一万三千余顷,时为唐代北方三大灌区之一(《新唐书·韦武传》、光绪版《山西通志》)。
2.4 宋金元时期
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洪洞县民导南北霍渠上流余水至小霍渠(即通霍渠)于沙河内置堰引水,浇南北官庄、贾村、苗村等地,溉地三千余亩。工程沿用至今,即今五一渠后堰(重印民国版《洪洞县水利志补》)。
宋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太原县令陈知白在晋水源头难老泉初出之处始修建分水石塘,划定水源十分。北河(即古智伯渠)地势高分水七分;南河地势低分水三分。此三分水又分三支:一支曰南河,分水一分半;一支曰中河,分水一分;一支曰陆堡河,分水半分。“分引晋水,利斯溥焉”,此时晋泉水已可灌稻田三万亩。工程沿用至今,即今晋祠灌区(重印新版《晋祠志》、新编《晋祠水利志》)。
宋嘉佑中(约公元1060年),宋文潞公(文彦博)在介休洪山泉处开东、西、中三河,东曰龙眼河,中曰天鉴明河,西曰虎尾河。三河分水处设木闸,号“水平”。南北流向,溉田一百五十余顷。工程沿用至今,现为洪山灌区(1996年,《山西通志·水利志》)。
宋熙宁七至八年(公元1074~1075年),河中府蒲州地(今永济境)引黄河、涑水河放淤二十万亩。宋熙宁八年,太原府草泽(隐士)史守一,鸠工修晋祠水利,溉田六百余顷。此为晋祠泉水灌溉效益最佳时期(《宋史·河渠志》《宋会要稿·食货》《读史方舆纪要》)。
金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忻州副使(定襄知事)李侯依乡内豪杰,动员民众,修滹水渠,渠长六十里,灌田百顷。该渠毁于明洪武初年,现归滹沱河灌区管理(《山西水利史料》、新编《滹沱河灌区志》)。
金定兴二年(公元1218年)洪洞县民阎张自石止村河滩设堰开通利渠(原名阎张渠)。导汾河水下流,溉赵城石止、马牧二村,洪洞辛村、公孙、杜戌等七村以及临汾大明、吴村、王曲等九村,共228顷82亩。工程延续使用至今,现归汾西灌区管理(《洪洞县水利志补》)。
元中统元年(公元1260),榆次乡民间开演武渠与怀仁渠,次年再开永康渠,引潇河水溉田百余顷(光绪版《山西通志》卷四十一)。工程由潇河灌区管理。
元至元八年(1271年),赵城(今洪洞境)卫店村(今义店村)西,汾河置堰开利泽渠(即丽泽渠),浇灌赵城、洪洞、临汾三县地一万七千余亩。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渠道毁于地震,后沿用至公元1958年为五一渠替代(《洪洞县水利志补》)。
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榆次乡民引潇河水开永春渠、王村渠;十二年(公元1352年)开庆张渠。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再开万春渠,总计可溉田三百余顷。工程沿用至民国,现由潇河灌区管理(《山西水利史论集》)。
2.5 明清时期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清源县民在姚村、北邵等村开广济渠。
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平遥县修广济渠。
明成化中(公元1522年~1566年),平遥、介休、孝义在汾阳县境内引汾开渠。
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太原知县屈钟在汾河沿岸主持开凿凤中渠、丰泉渠、西寨渠、睦俗渠、县东渠、晋阳东西两渠、西寨东渠、广济渠等,加之前开凿龙首渠,至此引汾水渠已有十一条(光绪版《山西通志》)。
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太原府阳曲知县宋权经手烈石口兰村渠、横渠,引汾河水灌田,并在此修筑拦河石坝,即今汾河一坝旧址。工程遗迹仍然可见(《烈石渠记碑》)。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汾河中游兴筑首座拦河坝堰,名广惠堰。当时由文水人张瑞、成三杰等集资,购买沿路民田,由今清徐孔村(汾河西岸)筑埝开渠,引水灌田,首创汾河中淤第一冬埝。工程遗迹不存(光绪版《山西通志》、《清史稿·河渠四》卷一二九)。
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定襄县知事赵继普率民重修滹水渠,历时三年通水,可灌田三百顷,又称“赵公广济渠”。工程延续使用,现归滹沱河灌区管理(《山西省大观》)。
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洪洞重修通利渠,引汾河水溉临汾、洪洞、赵城三县十八村田。工程延续使用至今,现归汾西灌区管理。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在晋水原四河基础上划出渠首范围内晋祠、纸房、赤桥三村,设晋水总河,经营总河田亩,兼管全河事务。此后量地造“河册”,管理进一步完善。现为晋祠灌区(《晋祠志》《晋祠水利志》)。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汾河中游祁县建安河段创筑天义埝,至此拦河筑成十埝。自三十年(1904年)起,每年固定最多只准筑八堰(埝),故俗称汾河八大冬堰。冬堰控制收益村庄190个,可灌两岸农田30万~40万亩。
3. 古代凿井汲水工程
本省凿井取水工程可追溯至上古虞国(今运城平陆)“伯益作井”之说。夏县西下冯古遗址和襄汾陶寺遗址均有原始古井被发现。运城盐湖区曾有秦汉时期陶井冥器出土,器型精致,井口竖木架,架上安滑轮,反映出秦汉时期已有先进凿井技术。
现存省境内古代凿井汲水工程记录多见于碑记中。部分记录如下。
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御史穆伯寅檄稷山令于万泉县凿穆公井,其事记于《万泉县凿井记》,碑已佚,文收录于《蒲州府志·艺文》《万泉县志·艺文》卷六。
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垣曲邑北舜井重修设双池,其事记于《重修舜井双池记》,碑已佚,文收录于《垣曲县志·艺文》。
新绛县现存“掘井记碑”,立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记录当地民众集资募工凿井取水一事。
稷山县化峪镇南卫村现存“重修观音堂前井碑”,立于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碑文中记有为工程捐资者姓名。
4. 现存古代水利工程
4.1 智伯渠——晋祠灌区
晋祠灌区是本省境内最为古老的灌区之一。从春秋时期(公元前453年)筑智伯渠引晋水(即晋祠泉)算起,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
晋祠灌区位于太原市南郊汾河以西,水源取自晋祠泉水,即难老、鱼沼、善利3泉。
工程遗迹概况:灌区灌溉渠道系统中包括南北两条干渠,北渠即智伯渠遗迹,南渠源自隋开皇年间开凿南河、中河以及后建陆堡河。灌区干渠全长17.3千米,干渠上有建筑物146座。附属支渠82条,总长88.4千米。另有工农退水渠16.5千米,设计最大排水量12秒立方米。
使用状况:至2015年,灌区灌溉面积已发展至2.61万亩。晋祠古泉已于1994年断流,智伯渠遗迹以景观形式存在。灌区使用循环用水系统、地下水井、地表蓄水塘坝等多种水源,对工业、农业、渔业等多目标进行供水。
4.2 永丰渠——姚暹渠——盐池防洪工程
姚暹渠是运城盆地内主要泄水河道,地处本省西南端,由东北向西南沿中条山西麓穿越运城盆地腹地,汇水面积2127平方千米,涉及夏县、盐湖、永济3县(市、区)。历史上姚暹渠南堤为官堤(李绰堰),高而厚,以保护盐池为目的;北堤为私堤,借以灌溉农田。主要支流有夏县境内青龙河、白沙河和永济境内的湾湾河。
工程遗迹:遗迹保存状况较好。姚暹渠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自王峪口至苦池水库,渠长26.7千米,主要为土石山区;中段自苦池水库至盐湖区庄头村,渠长19.4千米,为平原区(市区段);下段自曲庄头至永济市伍姓湖,渠长39.9千米,其中曲庄头至土桥段31.4千米,大部河渠为高出两岸的悬河。一般高出地面5~8米,最大高出25米。上中下三段渠总长86千米,上下渠段落差110米,平均比降1.3%。
2015年底使用状况:姚暹渠上游于1958年后相继建有苦池、中留两座中型水库以及10座小型水库。至2013年,姚暹渠过洪能力达到15秒立方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用于保护运城市盐湖区、盐池及沿河居民安全。工程由运城市涑水河河务局管理。
4.3 绛州十二渠——鼓水灌区
鼓堆泉位于九原山西麓山脚下,共有大小泉眼29处,最早的开发可追溯至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临汾县令梁轨所开十二条渠道,鼓水灌区由此发展而来,是运城地区最大的清水自流灌区。宋朝司马光曾撰《鼓堆泉记》曰“其南酾为三渠,一载高地入州城,供州民园沼之用。二散布田间,灌溉五百余顷,所余皆归之汾。”
2015年底,鼓水灌区由新绛县鼓水水利管理站管理。灌区采用灌排结合模式,设计灌溉面积6.02万亩,2015年实际灌溉面积2.49万亩。渠道总长度41.84千米(《山西水利统计年鉴,2015》)。
4.4 南北霍渠——霍泉灌区(含小霍渠——五一渠)
霍泉位于洪洞县城东北15千米的霍山脚下,又名广胜寺泉,是本省着名岩溶大泉之一,唐贞观年间即开发利用,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工程遗迹:霍泉灌区即由南北霍渠基础上发展而来。北霍渠(七分渠)现称霍泉北干,南霍渠(三分渠)现称霍泉南干。引水渠上现存分水亭,为清雍正三年始建。
霍泉北干现(1996年)有5条支渠,全长22.9千米;霍泉南干有2条支渠,全长13.1千米.
2010年普查结果,灌区有效灌溉面积10.11万亩。水量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也分出部分供工业用水。渠道为国有,由霍泉水利管理处管理运营。
4.5 汾河灌区
汾河灌区是本省最大的灌区,归省汾河灌溉管理局管理。设计灌溉面积149.55万亩,2015年实际灌溉面积88.23万亩,干渠总长度197千米,支斗渠1097千米(《山西水利统计年鉴》2013,2015)。灌区范围内直接引汾灌溉的渠道最早出现在明代。
4.5.1烈石渠——汾河一坝
始建于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的烈石渠遗迹,即现汾河一坝渠首工程,又称汾河一坝枢纽鱼嘴式滚水坝,位于太原市上兰村,是汾河中游干流河道唯一的堆石溢流坝,也是最早的固定灌溉引水工程设施,最初为解决兰村以及下游诸村的用水纠纷修建(《烈石渠记》碑文)。坝址最初位于寒泉(即兰村泉)以下(坝址上游300~400米),遗迹保存状况较好。
汾河一坝拦河坝长359米,坝高2.1米,坝顶高程810.895米;鱼嘴坝中设泄洪壑称中壑,高1.5米,宽8米,并设有鱼嘴、溢流堰、东壑与西壑,河道中水小时闸往中壑逼水进入东西引水口,水大时打开壑口南泄,另又建有东西渠进水口,之前建闸控制引水流量。工程用于蓄水灌溉,由省汾河灌溉管理局管理。
4.5.2汾河二坝拦河闸(民国)
旧汾河二坝拦河闸原称为第一铁板堰(第一铁坝),始建于民国时期,位于清源县长头村,1930年完工,共分闸基、上下游铺盖、闸墩、上下游翼墙、闸门5部分。工程用至1935年因汾河改道而搁置,1937年拆毁,1949年重建,更名为汾河二坝(《汾河灌区志》)。
4.5.3汾河三坝(民国)
汾河三坝原为三坝铁板堰,是民国时期在汾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二座大型水利工程。工程是拦河坝与土坝结合的半永久性渠首,位于平遥县南良庄西南侧汾河干流,兴建于1932年,1936年竣工。工程遗迹保存状况较好,该闸已不再使用,属于水利遗产。全闸共计11孔,每孔宽5.7米,共净宽62.7米。闸墩高4.4米,宽1.88米,闸总宽81.5米。工程由省汾河灌溉管理局管理(《汾河灌区志》)。
4.6 文峪河灌区
文峪河灌区位于晋中盆地西南部。文峪河的灌溉事业始于唐初。据《大清一统志》载:(文水县)西十里有长渠,(唐)武德三年(620年),汾州刺史萧顗引汾水南流入汾州。西北二十里有栅城渠,贞观三年(629年)民相率引文谷水溉田数百顷。东北五十里有甘泉渠,二十五里有荡沙渠,二十里有灵长渠、千亩渠,俱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皆开元二年(714年)(文水县)令戴谦所凿。金代(公元1234年前)文水县令蒲机在文峪河南岸开常稔渠。明天启五年(1625年)文水县令米世发自文峪口南崖开石穿涧凿永赖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文峪河的引水灌溉渠发展为八条,即甘泉渠、常稔渠、广济渠、洪济渠、清水渠、崇通渠、青龙渠、永赖渠。民国时期又开甘泉支渠(中渠)、阜康渠、阜康支渠(又名五丰渠、丰瑞渠)。
灌区采用灌排结合模式,设计灌溉面积51.24万亩,2015年实际灌溉面积46.10万亩,干渠总长109千米。
1956年,历史古渠甘泉渠经过改造,长3.9千米,设计流量2.8秒立方米。新永田渠之后重建,设计流量1秒立方米,共计干渠4条,支渠10条,设计引水能力24立方米每秒(《汾河灌区志》《山西水利统计年鉴》2013,2015)。
4.7 洪山泉三河——洪山灌区
洪山灌区位于晋中盆地南段的介休市境内,源于宋嘉佑年间介休洪山泉处所开东、西、中三河。洪山泉海拔高程916米,有泉眼18个,分大小两池,将泉水分为5渠。各渠灌溉余水皆汇入汾河。
至2013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82万亩,渠道总长168千米。由介休市洪山水利管理处管理。
4.8 通利渠(阎张渠)——汾西灌区
汾西灌区位于临汾盆地,汾河下游西侧。
灌区由临汾市汾西水利管理局管理,作灌溉用途。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0.26万亩,2015年实际灌溉面积32万亩。干渠长251千米(《汾河灌区志》《水利统计年鉴》)。
4.9 潇河灌区:演武渠、怀仁渠,永康渠;永春渠、王村渠、庆张渠、万春渠
潇河灌区位于晋中盆地东北边缘,潇河干流出山口后的平原地区。潇河灌溉事业始于唐代,之后历代引潇河水灌溉渠道分别为:金1条,元8条,明14条,清22条。灌溉面积至清末达22万亩。至民国期间,榆次县、太原县、清源县、徐沟县在潇河上的引水渠道达到40条,灌溉面积约25万亩(1992年《汾河灌区志》)。
至2015年,潇河灌区有渠首大坝枢纽一处;干渠2条,南岸为民生干渠,北岸为民丰干渠,长46.28千米;支渠及以下渠道总长1263.87千米;设计灌溉面积31.6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7.94万亩。由晋中市潇河流域管理局管理。
4.10 滹水渠(赵公广济渠)——滹沱河灌区
滹沱河灌区位于滹沱河中游,忻定盆地腹部。灌区下辖的广济灌区即源自金大定年间所建滹水渠以及清康熙年间在滹水渠迹重修的赵公广济渠。抗日战争期间渠道曾改名为普济渠。
工程遗迹现状:广济渠现由忻州市滹沱河管理局广济灌区管理,主要用于农业灌溉。遗迹保存状况优良。2015年灌区有效灌溉面积32.04万亩,有流量大于10立方米每秒渠道64.08千米。
4.11 牧马河灌区——七村渠
现名忻府区牧马河红旗干渠四支渠,位于忻州市,在滹沱河支流牧马河上。渠道始建于洪武十三年,经明代历次扩建而成,七村收益,故名七村渠。
遗迹保存状况优良。干渠全长7.83千米,设计引水量6.5秒立方米,纵坡1/800,渠底宽2米,水面宽最大达5米,水深1.5米,边坡1:1,渠堤高2米,有建筑物38件,其中:分水闸14件、渡槽2件、桥18件、跌水4件,绝大部分属新中国成立后改建。受益面积0.87万亩,具体包括:长征路办事处樊野村0.05万亩,张家庄0.13万亩,十里后0.07万亩;东楼乡前郝村0.17万亩,后郝村0.22万亩;播明镇符村0.21万亩,大坛村0.02万亩。
渠道现由忻州市忻府区牧马河水利管理处管理。
4.12 阳武河灌区——义和渠
现名原平市阳武河灌区一干渠中段,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镇,滹沱河一级支流。工程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32年(民国21年)复修,引沙河洪水灌溉,灌溉面积1500亩。1940年(民国29年)山洪暴发冲毁渠首工程,群众无力修复,以至废置。1956年国家投资复建,又于1974年~1979年完成干渠2.29千米防渗(《阳武河灌区志》《阳武河灌区水利资料汇编》)。
现遗迹保护状况优良。渠道全长3.208千米,有支渠14条,建筑物24件,灌溉小泉坪、梅家庄、尚家庄、沙晃、班村等地土地,2015年实际灌溉面积18.6万亩。渠道由阳武河水利管理处管理。
5.
结语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水利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山西古代水利工程既是先民兴水利除水害的智慧结晶,也是当代水利人继承大禹遗志的实物遗存,更是发扬水利精神、传承水利文化的典范,所以,应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使用好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维护先贤历史遗迹,以新时期治水方针为引领,求真务实、扎实有效、勇于担当、奋力推进,再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